斯拉夫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  人才培养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党建工作  团建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乐园  普希金会客厅  RSS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对外交流>>正文
对外交流

“哈尔滨,波兰人心目的亚特兰蒂斯”
2019-12-25 08:25 侯泽龙 

编者按:哈尔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先后有19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馆、总领事馆或代表处,曾有30多个国家或民族的20多万侨民生活在这里。波兰侨民是哈尔滨历史上诸多外侨中重要的一族,他们为哈尔滨城市的国际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哈尔滨城市的开发建设以及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习近平主席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近年来,中波友好关系不断深化发展。哈尔滨师范大学作为住地哈尔滨的高等院校,作为全国第二所开设波兰语专业的高校,在增进中波人民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基于此,yl23455永利(中国)NO.1官方网站党委和波兰语系设计推出了文化育人课题--“波兰人在哈尔滨”历史抢救挖掘整理项目。旨在通过波兰语专业学生实地寻访波兰的“在哈波兰人”获得文本历史和“口述历史”资料,搜集翻译整理有关历史文献等途径,真实反映波兰人在哈尔滨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波兰与哈尔滨的历史联系,深化相互了解,增进哈尔滨市、黑龙江省乃至中国人民与波兰人民的友好情谊,为今后双方在广泛领域的务实互惠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的实施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培养有历史责任、时代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

侯泽龙同学的实地寻访活动,迈出了项目实施的第一步。他不畏困难、敢为人先的开创性工作是他个人的一小步,是我们践行文化育人的一大步,是推进中波文化互鉴、民心相通的一大步。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项目的深入实施,我们将会进一步发现它的价值和意义。

一、初识

这与我学习波兰语专业有关。大一的时候,通过学院举办的展览、老师的宣传以及外教托马斯(Tomasz Wegner)先生的讲解,我了解到,在我们熟悉的城市哈尔滨,曾经居住着一群我们并不熟悉的波兰人。还知道了上个世纪中叶,这些波兰人离开了哈尔滨:有的回国,有的移民其他国家。然而自哈尔滨回到祖国的波兰人,并没有忘记那座他们曾经生活了两代人的城市,他们对哈尔滨念念不忘,将自己称为“波兰哈尔滨人”。1957年,华沙召开了“第一届哈尔滨人代表大会(I ZjazdHarbinczyków)”,与会人员大约有200人。此后,他们还成立了若干个波兰哈尔滨人俱乐部(Klub Harbinczyków),第一个俱乐部于1980年在华沙组建,并陆续在什切青(Szczecin)、埃尔布隆格(Elbląg)、格但斯克(Gdańsk)等城市设有分部。而什切青的波兰哈尔滨人俱乐部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

二、相知

这些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我。通过读书、上网,我找到了一些材料,渐渐地了解熟悉了波兰哈尔滨人及其俱乐部的情况。之后我有幸接触到了李述笑先生的研究,对于波兰哈尔滨人的历史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这些波兰人在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1897-1949),作为哈尔滨的一个重要群体发展壮大,“当时在被俄罗斯占领的波兰,受歧视的波兰人在经营西伯利亚大铁路及其延长线中,寻找着改善生活和职业前景的可能性。吸引波兰人到中国去的原因是高于俄罗斯欧洲地区三倍的高薪,还有良好的福利条件,如免费的住房、医疗和教育。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好客的中国土地上形成了一群较富有的波兰人群,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民族方式、宗教方式生活,建造波兰人自己的学校、教堂,组建社会文化团体”。

波兰人自1897年开始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最初只有几百人,而随着铁路工程的进展,他们的数量在日俄战争前后增长到了3000人,到1910年的时候已经增长到了5000人,到一战爆发之前估算有约7000人,而1917年后,有许多自俄国逃亡过来的波兰难民,波兰人的总人数有时候会超过万人。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的数据记载差异较大,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年代久远,详细资料无从考证;二是在当时的地方政府将波兰人归入俄国人之中进行统计,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得知当时波兰侨民的具体人数。

1949年3月,波兰新政府代表耶日·科沃索夫斯基(Jerzy Kłosowski)总司令上任,并设立了公民遣返委员会(Obywatelski komitet repatriacyjny)。1949年7月,第一批波兰哈尔滨人离开哈尔滨返回祖国。最后一个波兰哈尔滨人爱德华·斯托卡尔(Edward Stokalski,曾经是哈尔滨市有轨电车工作人员),直到1993年才返回波兰,自此,波兰哈尔滨人在中国的历史宣告终结。

三、见面

这群曾经居住在我们熟悉城市的异乡人深深的吸引着我。因为我喜欢广泛的阅读并了解历史,同时,作为一个波兰语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嘱托下我产生了一种使命感,由此决定在留学生活期间拜访一次什切青哈尔滨波兰人俱乐部。亲耳听一听亲历者口述这段尘封的历史,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兴趣和任务,同时也是一次对我专业水平的测试,更是极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

(一)

2019年5月31日至6月2日,我从格但斯克出发,在什切青展开为期三天的实习。

出发前我做了大量准备,首先通过电子邮件与俱乐部的老人们取得了联系,在得到了拜访的允许后,就从各种渠道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为了确保这次访问能够顺利进行,我邀请了波兰好友嘉士伯·马斯沃夫斯基(Kacper Masłowski)与我一道拜访波兰哈尔滨人俱乐部,以便在沟通及外语文件的解读上为我提供协助。嘉士伯·马斯沃夫斯基是格但斯克大学(Uniwersytet Gdański)的研究生,学习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他是我在波兰结识的学习伙伴,也是我课外学习和实践的良师益友。

(二)

5月31日傍晚,我登上了开往什切青的火车。

什切青位于易北河入海口,是波兰西部边境的大城市,离格但斯克六个小时车程(乘火车)。什切青整个城市沿湖而建,毗邻德国,因而与德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今什切青的ATM机以及售票机上依然可以选择德语服务,德语是除却英语和波兰语外的唯一选择。什切青极具吸引力的多彩文化和美丽风光,使其成为最受欧洲游客青睐的波兰城市之一。

什切青波兰哈尔滨人俱乐部位于城市郊外南面的一座小山上,是一排平房,附近一个十字路口就以波兰哈尔滨人命名。

什切青的老波兰哈尔滨人对我的来访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什切青波兰哈尔滨人俱乐部副主席耶日·查耶夫斯基(Jerzy Czajewski) 先生亲自开车来到事先约好的汇合地点接我们。查耶夫斯基先生本人虽然已经白发苍苍,却依然是脸色红润,面带微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对中国历史非常的了解。一路上,我们聊起清军入关、康乾盛世、东北易帜等中国历史,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俱乐部。

我们还没有到俱乐部,俱乐部主席杨·津科维奇(Jan Zienkowicz)先生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津科维奇先生身材矮小,须发全白,却依然精神矍铄,是在世的为数不多的第一代波兰哈尔滨人之一。这位老先生的童年在哈尔滨度过,那时候就喜爱动物,现在紧挨着俱乐部的一间用作仓库的小屋里,就养着津科维奇先生的两条大狗。

(三)

俱乐部里虽然摆放着很多杂物,但却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地板打扫的非常干净,在俱乐部中保存着许许多多旧时的文件资料,不仅有波兰文的,还有俄文与日文的材料,甚至还有德文的材料,墙壁上挂着许多俱乐部成员们参与各种活动时的照片,还有一些哈尔滨以及什切青城市景观的照片。

俱乐部里已经坐好了十余位老人以及陪伴他们的子女,并且准备好了茶水和糕点。对我们的到来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你很幸运,今天刚好是我们定期举行茶话会的日子。”查耶夫斯基老先生亲切的说。

作为哈尔滨师范大学yl23455永利(中国)NO.1官方网站波兰语专业的学生,我代表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向俱乐部的老先生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及祝福,并简略的介绍了波兰语专业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老人们对此感到惊喜,他们为波兰语专业在中国的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津科维奇先生表示,他回过中国,也接受过各种来自中国的媒体采访,但是,波兰语专业学生前来拜访还是头一次。他说:“我很高兴能有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学习和了解我们的文化,这无疑将会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接下来他还补充道,”我们很乐意与贵校建立联系,也很欢迎波兰班的学生们继续来我们这边访问”。接着,俱乐部的全体老人对同学们致以美好的祝福。

提起了哈尔滨,老人们充满了感慨,每位老人都有说不尽的话。他们不断的询问我关于现代哈尔滨的事情,身为一个广州人,我对哈尔滨的了解并不详尽,但我还是尽我所能的把我知道的一一告诉他们。

而我也问起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当年在哈尔滨到底生活着多少波兰侨民呢?按照查耶夫斯基先生的记忆,最多的时候大约有两万人左右,数量仅次于俄罗斯人。我有些不敢相信,因为现在这个房间里只坐着十几位老人,那现在这些波兰哈尔滨人去哪儿了呢?津科维奇先生回答:“他们现在分布在波兰各地,还有很多在国外,英国啊,荷兰这些国家”。根据资料记载,在当时还有一部分犹太裔波兰公民离开哈尔滨后去了以色列。

谈了一会儿,房间里的幕布上开始放映老人们在2017年的时候访问哈尔滨的视频。视频中的老人们对现代哈尔滨的一切都感到非常的新奇,“我爱这座城市,就像爱我自己的家乡一样”,在场的玛尔塔女士和蔼的说道。

(四)

渐渐的,遥远的回忆缓慢地涌上老人们的心头。他们作为见证者,开始向我讲述那个时代的哈尔滨。

哈尔滨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是一座繁华包容的国际大都市。当哈尔滨落入日本人手里的时候,一切都变了。日本人残酷的高压统治,迫使很多波兰人选择离开哈尔滨,他们“有的去了上海,有的被迫回国,有的去了其他国家”。1941年,波兰驻哈尔滨领事馆被关闭,1942年,《波兰周刊》被强制停刊,之后的1943年,波兰高中也被关闭。但是,总的来说,在哈尔滨的波兰人除了生活变得更加艰苦潦倒之外,“在其他方面并没有受到日本的骚扰”。

查耶夫斯基先生生于1949年,他并没有亲历过这段历史,但是从家中的长辈口中知道了很多当时的故事。说着他拿出了一张毕业证,那是一张用日语写成的毕业证书,“这是当时的日本人学校发的证书”,他补充道,“日本人自诩为天皇子民,认为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越的”。说完他戏谑的笑了一笑。

如果说日本人对波兰侨民总体还算是客气,那对中国人则还不如对待牲口。查耶夫斯基先生的母亲曾亲眼见过一个中国人,因为触犯了不能吃大米的禁令,而被两个日本警察毒打。津科维奇家的楼上就曾住着一位日本军官,据他回忆,这个军官平时是一位十分儒雅随和、文质彬彬的人,直到他亲眼看到这位军官下令,把抓到的中国游击队员扔进冬天湖面的冰窟窿里。

“日本人残忍至极”,一旁的马瑞克先生也说。“他的祖父就是被日本人害死的”,查耶夫斯基先生跟我耳语着,补充道。

此前,波兰哈尔滨人广泛的参与了与中国有关的文化活动,比如与中国人一起庆祝传统节日,与中国人一同表演戏剧,等等。而在这极其艰难的时代,有不少波兰人对中国人伸出了援手,而中国人也从来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1945年后,中国人为当时险些三餐不济的波兰人提供食物,一起挺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在场的老波兰哈尔滨人们无不对中国人抱有好感。

当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以后,波兰人并没有像其他盟国的公民一样受到拘禁,也没有任何人员损失。查耶夫斯基先生不仅会说波兰语和英语,还能说一口非常流利标准的俄语,这与他的家庭背景密切相关。初期来到哈尔滨的波兰人全部都是铁道工作人员,而中东铁路的建设是在俄国的策划之下进行的,另外在哈尔滨还居住着数量众多的俄国人,出于生活与工作的双重需要,波兰哈尔滨人中有为数不少的人会讲俄语。由于历史上的一些原因,波兰和俄国之间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两国国民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僵硬。但是,在哈尔滨,情况却有一些不一样,哈尔滨“不是在俄国境内,所以俄国政府不能在宗教和语言方面,如同在俄罗斯统治下的波兰一样,歧视对待波兰人”。

不仅如此,根据查耶夫斯基先生的回忆,他的家族当时在哈尔滨还有不少俄罗斯朋友,在日本占领东北后,不管是俄国人,还是波兰人,都成为了被压迫的对象,在这段时期里,很多波兰人和俄罗斯人互相帮助,关系甚至可以称为融洽。“我并不讨厌俄国人”,查耶夫斯基先生大方的承认道。

(五)

说到此处,津科维奇先生叹了口气说“我以前在哈尔滨的时候会汉语,但现在已经完全忘记了”。我问查耶夫斯基先生,他们是否还有再回哈尔滨看看的打算。查耶夫斯基先生回答说:“现在的哈尔滨已经不是哈尔滨了”。他思忖片刻,继续道,“哈尔滨对我们来说,就像亚特兰蒂斯,你知道的吧?那座我们生活过的城市如今早已不复存在了,再也回不去了”。坐在对面的津科维奇先生也加入了我们的话题:“我离开哈尔滨的时候只有十三岁,在上次回去的时候,站在那些老地方还能看到熟悉的影子……啊,原来是这里啊,有这样的感慨”,马上他又补充道,“但是确实的,那个我们曾经熟知的哈尔滨早已不复存在了”。

交谈中,老人们一直在和我谈论哈尔滨,但事实上,他们回忆的哈尔滨和我们的哈尔滨,其实并不是同一座城。

夜幕降临,访问也接近了尾声。俱乐部的老人们将一份旧哈尔滨市地图和什切青大学的专题杂志,作为纪念赠送给了我。我和在场的老人们以及两位主席先生数次握手,依依不舍的道别。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能再到访这个地方,更多的去了解这段历史,但是,这次的访问无疑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承诺将会尽自己的微薄力量,让更多的人知道波兰哈尔滨人的故事。

四、结语

短暂的访问结束了,但记忆却永远镌刻在我心里。时至今日,我仍然能回忆起那个温暖的阳光灿烂的春日,回忆起那些老人们。我感觉我已经迷恋上了哈尔滨的历史,迷恋上波兰哈尔滨人,也迷恋上波兰语。这将是我大学学习生活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这些老波兰哈尔滨人,作为我们国家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与中国人一同扛过了至暗时刻,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毫无疑问的值得我们去尊敬,去珍惜。而今日,跨越了时空与年龄的距离,我在亲耳聆听这段历史的同时,也与他们产生了真挚的友情。感谢这些老人们对我的热情招待与殷殷嘱托,感谢他们真诚的友谊,纵使时光荏苒,我也将永远记得他们。

其次,我深刻地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这次活动有效的检验了我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了我的波兰语应用水平,丰富了我的知识。我相信,以后拜访波兰哈尔滨人俱乐部的学生们也将会因此受益匪浅。

再次,我还意识到行动的必要性。没有此次活动,我们就不可能亲耳聆听从而感同身受地了解到那一段历史,今天,这段本来就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历史随着老人们接二连三的离世,而更加的淡出人们的视野,我有幸能够聆听亲历者的讲述,让我收获了的东西,比单纯查找资料或者从第三者处得知要多得多,因为它更有温度,更具价值。而波兰哈尔滨人所掌握的大量第一手史料对哈尔滨乃至中国近代历史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非常值得我们继续去挖掘。希望以后的波兰班学生能够接着展开新的实践活动,探寻这段隐秘的历史。

最后,我还意识到研究、解读和还原历史的必要性,以及宣传我们国家历史的迫切性。我的朋友嘉士伯作为一个当代具有高学历的波兰年轻人,在此之前,对于波兰哈尔滨人的事情一无所知,当得知了中国在抗战中有3500多万军民付出了的生命代价以后,这位波兰的年轻人感到深深的震惊。“这个数字约摸相当于今日波兰的总人口,太可怕了”。二战中死去的波兰人大约有三百万,这在波兰是众所周知的,而却鲜有人知晓在遥远的东方,中国为了抗击侵略者而付出了远比这更加庞大的代价。不仅是他,在整个波兰,都鲜有人了解这一段与他们其实并不是毫无关系的历史。

历史挖掘的意义不仅在于学术,也是民族间友谊的桥梁。在听过老人们的讲述以后,嘉士伯表示,他现在也是一个对中国怀有特殊感情的波兰人了,还表示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到访哈尔滨。“我从来不知道,原来我们的国家还有这么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我想,这样的实习不仅是对我们中国人和波兰哈尔滨人有重要意义,它还在这位当代波兰年轻人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那段中波两国人民互相扶持、蹒跚迈过的艰难历史,只要能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友谊的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

同时,这次访问还让我为今日哈尔滨,更为今日的中国的发展感到由衷高兴。正值建国七十周年之际,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自己的祖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从历史角度上来看,对于老波兰哈尔滨人们而言,过去的哈尔滨是一场梦,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亚特兰蒂斯”,但是,对我们而言,现在的哈尔滨却更令人向往。过去的哈尔滨尽是血与泪,而今日之哈尔滨则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哈尔滨已是东北重镇,经济、科技实力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应该回首历史,更要展望未来,为今日脚下这座不断发展的城市而骄傲。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哈尔滨师范大学yl23455永利(中国)NO.1官方网站 地址: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社科楼 邮编:150025  备案号:黑ICP备05006819号

 

 

 网站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